圓玄道觀,花都區(qū)新八景之一,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迎賓大道西38號,是廣東道教活動的中心和游客游覽觀光的勝地。1998年首期工程落成開放。經過近幾年的擴建,規(guī)模越來越大,占地面積有近百畝,形成廣東道教活動的中心。圓玄道觀是非牟利慈善福利機構,以發(fā)展道教學術研究,方便信徒拜祀神祇,發(fā)揚孝親敬祖,慎宗追遠的美德;興扶老攜幼,興學育才為宗旨,同時亦是游客游覽觀光的勝地。
廣東圓玄道觀是經國家宗教部門批準,由香港圓玄學院出資,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圓玄學院董事局主席趙鎮(zhèn)東先生一手創(chuàng)建。以“興學育才、扶老攜幼”為宗旨,弘揚孝親敬祖、慎宗追遠的中華傳統美德,弘揚道教優(yōu)秀文化,提倡“三教合一”理念,倡導和諧宗教,是廣東省道教協會會址所在地。
【建筑格局】
道觀建筑吸取古典宮殿廟宇的特點,所建山門牌坊為中心門,高大寬闊。入山門為一寬敞廣場,左右各立一華表。正對山門為觀中主要建筑三清大殿,采用傳統的天壇形式建造,殿前兩側有鐘樓、鼓樓。三清殿內供奉道教最高極尊之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殿頂的巨大圓球以純金制成。廣場右側為太和樓,左側為中和樓、圓玄山莊及安老院,另建有觀音殿、斗姥殿、太歲殿。
一期工程
1998年11月7日,道觀第一期竣工開光,向信眾及游客開放。道觀按傳統宮觀建筑要求沿子午線坐北向南而建。一期占地面積約十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六萬平方米。主體建筑以仿古“天壇”形式建造,氣勢雄偉,神圣莊嚴,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布局巧究,環(huán)境清幽,風水得天獨厚,素有花都 “小天壇”之美稱,于2006年12月被花都區(qū)人民政府評為“花都新八景”之一。道觀一期建有三清殿、元辰寶殿、觀音殿、三圣殿、純陽殿、凌霄殿、黃大仙殿、文化陳列館、素食館、盆景園等配套設施,其中元辰寶殿是全國最大的六十甲子殿,是拜太歲祈求神明庇佑的最佳勝地。
二期工程
道觀二期,即老子道德文化園,占地面積約八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約三萬平方米,按宗教和文化旅游的功能劃分為中、東、西三區(qū):
中區(qū),是文化園的主體部份,即老子道德文化廣場。廣場以一尊青銅鑄造,重約70多噸,高約16.8M,盤坐于三層臺基上的八角青石上的老子像為中心,后座以三層高的“五岳樓”為背景,和老子像底座三層臺基構成“三山五岳”,寓意一座座靠山。后座南面石墻上分別刻上儒釋道主要經典:《孝經》、《金剛經》和《道德經》,以此展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及其深厚的文化淵源。老子像前東西兩側分別是石雕影壁,長73M,高10.5M,東側為《朝元圖》,按山西永樂宮《朝元圖》壁畫,以1:1的比例,用福建青石花崗巖,采用高浮雕的形式雕刻而成,已于2010年7月獲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與之呼應的西側則是《紀元圖》,也是采用高浮雕青石而成,用形象的圖畫來表現中國歷代帝君及圣人與道教的淵源關系。一邊玉皇率領眾仙朝拜三清,一邊人間歷代帝君圣人崇尚道教,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東區(qū),按中國傳統園林建筑的形式,用亭臺、樓閣和連廊來布局,建有財神金殿、金山湖、姻緣石。金殿位于文化園的東北方位上,地理位置優(yōu)越,布局精心考究,整座建筑金光閃閃,耀目生輝,遠看就像一座金山。財神金殿設計方正穩(wěn)重,筑于花崗巖基座之上,寓意財富堆積如山,基業(yè)永固。殿內供奉金身財神,高19.88尺(長久發(fā)發(fā)),東西兩邊神龕內供奉328尊琉璃金身財神(生意易發(fā)),可供信眾認捐供奉;殿前方一湖:“金山湖”,但見水中大小不一的金礦石遍布湖中,令人即時產生下湖采挖金礦的欲念(求富之心世人皆有之);姻緣石,古語云:姻緣三世定,有緣千里能相會。姻緣石四方各有鵲橋相接,寓意人們來自四面八方,雖各東西南北,但緣份一到便能相會於此,共諧連理,攜手白頭到老。該區(qū)還規(guī)劃設有碑林、道教音樂演示廳和茶莊等配套設施,游客可欣賞書畫,可瞻仰墨寶,可聆聽音樂,可品茶休憩,既增長見識,又陶冶情操。
西區(qū),規(guī)劃興建功德樓配套設施。廣東圓玄道觀乃非牟利慈善福利機構,所有收入除了支付日常運作開支外,都用于公益慈善事業(yè)。圓玄道觀是華南地區(qū)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新建道教宮觀,觀內庭園廣闊,綠樹成蔭,殿宇棋布,在這里不僅可以從中了解到中國古代道教文化的發(fā)展歷史,還可以領略中國古代建筑的藝術風采。歷經十多年的發(fā)展,現已發(fā)展成為廣東省道教活動的中心,是兩岸三地道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是十方信眾及廣大群眾參拜神明和休閑度假至佳勝地。
【道觀淵源】
“九潭集福地,留待有緣人”。1994年廣東省道教協會成立,但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做為會址,影響協會的工作開展。當時有熱心道教人士和省道協領導及有關人員一起到香港圓玄學院拜訪香港道教界領袖、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香港圓玄學院董事局主席趙鎮(zhèn)東先生,談起會址及遇到的困難,希望趙老先生給予支持;浉蹆傻氐澜瘫灸送鲆幻},血濃如水,趙老先生一向熱心道教事業(yè),當即一口應允。冥冥之中早有定數,從那時開始,趙老先生爬山涉水、舟車勞頓到處選址,最終選址在花都區(qū)九潭村這塊風水寶地。而圓玄學院位于香港荃灣三疊潭,疊三歸九,九潭矣。正所謂“九潭集福地,留待有緣人”,有緣人就是我們趙老先生。定址后趙老先生把晚年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創(chuàng)建圓玄道觀上,經過精心策劃,巧妙布局,歷時五年的建造,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仿古建筑“圓玄道觀”第一期終于於1998年11月7日竣工落成,解決了會址的問題,為廣東省道教事業(yè)的發(fā)展奠下了堅定的基礎。
【主要景點】
三清殿
三清殿是圓玄道觀的主體建筑物,采用古典天壇形式建造,建筑面積500多平方米,八角三重天面,圓形大廳,頂高近30米,天花繪太極圖,寓意天大地圓光明無凝。大殿黃色琉璃蓋頂,斗拱飛檐,彩繪絢麗。大殿中供奉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即玉清圣境大羅元始天尊,上清真境大羅靈寶天尊,太清仙境大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清是道教最高極尊之神。道教之源,出自戰(zhàn)國時哲學家老子的道家。東漢人張陵以老子《道德經》為宗義,尊奉老子為太上道祖即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純陽寶殿
本殿供奉孚佑帝君,亦稱呂祖先師,道教八仙之一,道教全真道純陽派開山祖,道家尊稱純陽帝君。
元辰寶殿
元辰殿供奉著斗姆元君及六十太歲,斗姆元君全稱為:摩利攴天大圣先天斗姆元君六十太歲掌管人間的禍福。
三圣殿
本殿內供奉儒、釋、道三家圣人,中座為“釋迦牟尼”,左座為“太上老君即老子”,右座為“孔子”“三家合一”。
凌宵寶殿
本殿現如今供奉的是關公,(2015年3讀者到過道觀 )。
觀音殿
供奉觀音菩薩,道教稱慈航真人,是道教十二金仙之一。
黃大仙殿
黃大仙,本名為黃初平,東晉人,著名道教神仙,出生地為現中國浙江省蘭溪赤松子赤松山。
財神金殿
殿內供奉財神趙公明元帥,財神金殿設計方正穩(wěn)重,金光閃閃,筑于花崗巖基座之上,寓意財富堆積如山,基業(yè)永固。
文化園
老子道德文化園占地近百畝,主要以宣揚中華傳統文化為主,在廣場正中樹立著太上老君的銅像,老子銅像高16.8米。
教人以誠信,為貧苦百姓建造義舍,發(fā)放義米義肉。張陵被百姓奉為“天師”,道教由此產生。道教教義中有禁絕邪惡,引人向善的性質,所以受人崇敬。
盆景園
盆景園位于道觀西側,四周環(huán)境清雅幽靜,園中盆景形態(tài)奇特,走入園中能令您滌盡都市煩囂。
春暉湖
春暉湖內有知止亭、七曲橋、聽濤軒等設施組成。春暉,原指春天的陽光,在這里是喻慈母的恩情。
元圖
朝元圖全長73米,高約10.5米,是依據山西永樂宮的朝元圖壁畫以1:1的比例采用福建清石雕刻而成。
太和樓
三清殿東南邊這座三層綠色琉璃蓋頂的半仿古大樓,稱太和樓,二樓大廳是中華民族館,反映中國56個民族的居住地,民俗和穿戴的服飾。三樓大廳是雅石館,館內集天下之奇石。所謂奇石,就是自然生成形狀奇怪的石頭,例如其中一塊菊花石,就是花都區(qū)花山鎮(zhèn)的特產。這石頭無論敲成多少塊,滿身都是菊花形狀,白色半透明。花都區(qū)區(qū)花是菊花,是源于特產菊花石寓意。山門、山門牌坊門、廣場(兩側為鐘樓、鼓樓,各立一華表)、三清大殿(采用傳統的天壇形式建造,殿頂的巨大圓球以純金制成)為觀的中軸建筑。該觀整體建筑以仿古“天壇”形式建造,氣派莊嚴,四周環(huán)境雅致,素有廣東“小天壇”之稱。 |